真空熱處理是將金屬材料放入一定介質中進行加熱、保溫和冷卻,通過改變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金相結構來控制其性能。有時候只有加熱和冷卻兩這些過程相互連接,不能中斷。
一、過熱現象
眾所周知,真空熱處理過程中加熱過熱最容易導致奧氏體顆粒粗大,降低零件的機械功能。
普通過熱:加熱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過長,奧氏體顆粒粗化稱為過熱。粗大的奧氏體晶粒會降低鋼的耐久性,提高脆性變化溫度,增加淬火時的變形開裂傾向。過熱的原因是爐溫計失控或混合物。過熱安排可以通過退火、正火或反復高溫回火來細化晶粒。
二、過燒現象
加熱溫度過高,不僅奧氏體顆粒粗大,而且晶界部分氧化或熔化,導致晶界弱化,稱為過熱。鋼過燒后功能嚴重惡化,淬火時構成龜裂。過熱安排無法恢復,只能報廢。因此,工作中應防止過熱。
三、脫碳和氧化
鋼材加熱時,表面碳與介質中的氧、氫、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發(fā)生反應,表面碳濃度下降稱為脫碳,脫碳鋼淬火后表面硬度、疲勞強度和耐磨性下降,表面形成剩余的拉伸應力,易形成網狀裂紋。
加熱時,鋼表面的鐵、合金和元素與介質中的氧、二氧化碳、水蒸氣反應產生氧化膜,稱為氧化。高溫工件氧化后,尺寸精度和外觀亮度惡化,氧化膜淬透性差的鋼件容易出現淬火點。
為了防止氧化和減少脫碳,工件表面涂層采用不銹鋼箔包裝密封加熱、鹽浴加熱、維護氣氛加熱和火焰燃燒爐。
四、氫脆現象
高強鋼在富氫氣氛中加熱時塑性和耐久性下降的現象稱為氫脆。發(fā)生氫脆的工件經過除氫處理也可以去除氫脆,選擇真空、低氫氣氛或懶散氣氛加熱可以防止氫脆。
ENGINEERING CASE
INFORMATION TRENDS